第433章 李夜应对(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闻言,轻轻颔首,对李夜的提议颇为赞许。

然而,就在这时,长孙无忌再度挺身而出,语带忧虑道:

“陛下,我等所议皆为长远之策,可眼前之急,

乃是大唐疆域辽阔,官员之位空缺甚多,此等燃眉之急,又当如何解决呢?”

李夜闻言,不假思索,拱手正色对答道:“陛下,微臣以为,此困境之中实则暗藏转机。

往昔大唐,军政大权多由一地之官统揽,致使地方势力坐大,权势倾轧。

微臣斗胆建议,何不借此机会,推行军政分离之策?

观今日之贪腐,多集中于文臣之中,武将尚能洁身自好,未受波及。

故而,不妨将各路将领麾下的武官重新调配,使之与文治体系相剥离,各司其职,

如此或可缓解眼前之困,更为大唐长治久安奠定基石。”

正好,当下正准备举行科举,李夜心中已有一盘棋局缓缓铺展。

他想象着,春日里,阳光洒在京城贡院的青石板路上,万千士子怀揣梦想,鱼贯而入。

考场内,笔墨飞舞,每一份试卷都承载着对大唐未来的憧憬。

他继续拱手道:“陛下,此次科举之后,那些才华横溢、心怀天下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他们将被充实现任官员之缺,如同新鲜血液注入大唐的肌体。

军政分开后,文官治国,武将安邦,两者在朝堂与边疆各司其职,

偶有交集,亦是相互监督,共同维系着大唐的繁荣与稳定。”

李世民听后,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间的长河,在权衡着李夜所提变革的利弊。

大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龙椅上跳跃,映出他凝重而复杂的神色。

他缓缓起身,踱步至大殿中央,每一步都似踏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四周静得只能听见窗外夜风轻拂过屋檐的细语,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更鼓声。

李世民的目光在空旷的大殿中游走,似乎在寻找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以及支撑这一庞大帝国运转的古老基石。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龙袍的边缘,每一次敲击都似在敲打着大唐未来的命运之门。

李世民的目光忽地锐利起来,仿佛穿透了大殿的阴霾,直视那潜在的风暴中心。

此计如果平日实行,便是直接触动了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他们定会群起而攻之,大唐恐难逃动荡之劫。

他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朝堂之上,群臣激辩,声浪滔天;

地方州郡,官员们或明或暗地串联,意图阻挠这前所未有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