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西风送来长安恨(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人墨客们更是坐不住了,他们铺纸研墨,奋笔疾书,写下慷慨激昂的诗篇与文章,声讨突厥暴行。

随后,这些作品被誊抄无数,张贴在街头,分发在集市,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

自九月二十一《踏不碎的大唐脊骨》文章发表以来,两个月的时间,对于长安百姓,对于大唐百姓,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复仇。

他们等着大唐中央的态度。

但两个月以来,大唐中央一直对突厥的态度是谴责,还有就是‘放任’,似乎...

其实这都是大唐高层的战略,示敌以弱。

但如今,时机成熟了。

此刻,学校的学堂里,教师们停下授课,给学生们开班会:“如今突厥犯边,正是报国之时!我等虽不能上阵杀敌,却也要为大唐呐喊助威!”学生们纷纷点头,稚嫩的脸上满是坚毅。

而长安的达官显贵、商人们,也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如何为出征的将士们提供支援,捐资捐物的意愿强烈。

而大唐周边之国驻长安的使者们更是心急如焚,他们立马动用各种手段,势必要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回本国。

他们深知,大唐与突厥的这场大战,不仅关乎大唐的安危,也与他们自身的命运紧密相连。

一时间,整个长安都在热议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

突厥,已牢牢成为全大唐的敌人,一场席卷塞北的腥风血雨,即将拉开帷幕。

而这篇檄文不是开始的‘口号’,而是‘进行曲’。

十一月一日,经过内阁、圣皇党中央,还有军事院共同会议商议同意,正式决定发动对突厥的反击。

但为了保证不泄密,保障行动的成功性,硬生生推迟到了二十五日才正式对外发布。

而二十五天时间,足够将消息传递给六路大军,让他们做好准备。

尤其是凉州,灵州,幽州三地,他们提前动身合围。

夏州,马邑,和云中距离定襄最近,已时刻做好准备。

尤其是距离定襄最近的马邑。

这里是李靖驻扎之所,十一月一日的中央决定的开战消息,三天后李靖收到了,立刻开始布置战术。

并准时二十五日凌晨四时三十三分率军三千到达距离定襄城仅只有三十里地的恶阳岭。

此处地势陡峭,因此从未被突厥视为防线缺口。

加上定襄城这几日内乱频频,不少城外的军队都被调回去维安。

还有,时至冬日,天大寒,从十一月十五日便开始下雪,天寒雪厚,突厥防线全线空虚,此处尤为。

到达恶阳岭的李靖让军队藏在山岭凹凹里。

为了不暴露,更是在如此天寒地冻下,下令不许私人生火。

所有卫国军人依令而行,一动不动。

只有一队专业的后勤兵利用无烟灶煮雪水灌装保温玻璃瓶,可保证战士简单取暖和饮水。

直到二十五日下午四时,一天未进热食的战士们终于吃到了煮猪腿,还有热面条。

餐后,三千卫国军精锐整装待发,目光如炬。

夜色逐渐袭来,西风席卷,雪花飘飘。

李靖站在恶阳岭高处,拿着科学院出品的最新望远镜看向不远处的定襄城。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但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