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凡星协同智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

与此同时,“潇湘智治平台”一期系统测试报告出炉,由潇湘大学数据治理中心与凡星智库合作撰写,提交至省委改革办。

平台设定“五大模块”:

1. 财政绩效分配模型——财政拨款将基于地方项目绩效评分与产业带动能力实行动态调整;

2. 干部改革贡献度评估——纳入干部数据报送系统,年度评估结果报组织部备案;

3. 产业扶持政策智能分级机制——建立起从“主导产业”到“金融工具打包”的一体化模型;

4. 教育医疗政务一体接口——推动民生系统平台整合,方便群众统一办事;

5. 政务数据接口合规系统——由中央网信办技术组参与审核,确保平台全国接轨。

每个模块还附带未来升级建议,例如财政模块建议引入“预算跟踪溯源系统”,干部评估模块预设“公共服务贡献度”维度,甚至尝试引入“群众评价”权重,这一建议引发省委常委热议。

——

人民日报旗下《大夏改革》周刊在6月1日发布封面文章《机制型治理的潇湘路径》:

“潇湘正在探索一条融合制度优化、技术赋能与绩效驱动的治理新体系,其平台化政务、干部评价指标体系、产业政策多维协同,堪称新时代省域治理的模板尝试。”

文章最后特别指出:

“改革实验室中,来自第三方平台的参与为地方治理注入创新活力,但核心权力与监督责任必须牢牢掌握在党委政府主导结构之中。”

——

潇湘省政府主楼,夜色沉沉,六月未到,空气已带暑气。

李一凡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岳麓山脚灯火通明。

省政府副秘书长周立德敲门送来一份内部简报,提醒他:中央纪委拟于下月初组织第八轮“制度治理专题调研”,潇湘列入首批抽查名单。

“正好。”李一凡翻了翻简报,轻轻一笑,“让他们看看,这里不是在搞数据游戏,是在做权力结构重构。”

手中那份实验室阶段报告末页上,他用钢笔亲笔写下:

“制度改革不是工具创新,而是权力秩序的再编程。”

窗外山风掠过,他转身回桌,点开那份编号为【潇政智发字〔2020〕3号】的初稿修订指令,准备签发下一轮改革命令。

潇湘已动,全局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