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复习备考本科 第一节 复习一下语文知识(续2)(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荔枝蜜》里,杨朔以他那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他巧妙地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通过对蜜蜂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描写,热情赞颂了那些为人类、为后代子孙创造美好生活的农民们。这种由物及人的表达方式,使得文章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还展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美好的追求。
而这一“主题”的成功提炼,离不开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作为“烛照”。只有拥有正确的世界观,才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度和价值的作品。因此,可以说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无法提炼出如此深刻的主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小小“蜜蜂”的仰慕之情,以及对生活中美好品质的赞美与追求。
如果说这还只是同一事物不同主题的“纵”向对比,那让我们再来看看同一事物不同主题的“横”向对比吧。同样是以“人力车夫”为题,两位作者处于同一个时代,文章发表时间也极为接近,但所表达的“主题”却不尽相同。比如,胡适笔下的《人力车夫》是如此描述的:
车子,车子!
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问车夫:“你今年几岁?
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中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这首诗的确有揭露,有怜悯,但总的倾向却体现了以富人对穷人的“同情”去调和并解决社会矛盾的思想。这样的“主题”不免显得有些浅薄。
而沈尹默也写了一篇名为《人力车夫》的同名诗作,并发表在了同一期的《新青年》上:
日光淡淡,白云悠悠,
凡吹薄冰,河水不流。
出门去,雇人力车。
街上行人,,往来很多;
车马纷纷,不知干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