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鲜卑人的慷慨(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河南岸,雪原千里,晨曦初照,尽耀白光。

白茫茫的雪地上,一排排巨木砌垒的大寨,一座座高大的箭塔。

宛若一条横亘万千丈的城墙,牢牢的镶嵌在,定襄渡口的凸型河曲处。

这是夏军的第二道寨墙,高九尺,宽八尺有余,多采阴山巨木搭建而成。

这些寨垒深壕,都是夏军在过去三个多月的对峙期间,不辞劳苦的挖掘砌垒出来的。

为的就是,阻挡鲜卑人的铁蹄,和延缓对方南下的脚步。

像这种大寨,夏军建造了可不止一道,在其后面还有十六道。

甚至后面的大寨,更加稠密,也更加坚韧,和高大。

每隔三五百步,便有一座寨墙,高度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甚至就连寨前端壕沟,荆棘鹿角等物,也在不断加深,加粗加量,逐级给鲜卑人,上强度。

很显然,这是效仿,当初鲜卑人在武皋关外,节节防守,消磨夏军锐气的策略。

只是如今反过来了,鲜卑人的战略,被夏军学了过来。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推陈出新,青出于蓝胜于蓝。

因为河套临近阴山,其上多巨木,夏军的可利用资源更多。

寨墙砌垒的更高,壕沟挖的更深,寨墙的距离更加稠密。

同时夏军采取,三段式分兵抵抗,阶梯式防御,逐级后撤的战略模式。

利用这些高深,又稠密的木寨防线,一点点消磨鲜卑人的锐气,和精锐力量。

如此,也为夏军后续的决战,提供更多的胜利筹码。

此时此刻,北风飘毛,九尺来高大寨墙上,一队队身披羊毛暖衣,手持刀剑长矛的士兵迎着北风,矗立而望。

他们面色坚毅,哪怕冬日的冷刀子,刮得脸颊生疼。

哪怕零下三十多度多严寒,冻得手脚僵硬,骨髓生寒。

哪怕眉目结冰,羊毛毡袄冷凝成结,他们依然牢牢的钉在城寨上。

如果说巨木砌垒的寨墙,和一道道冰滑的壕沟,是固定的防线。

那这些不畏严寒,不畏战争,不畏流血,不畏牺牲的士兵,便是守护北方真正的长城。

没有他们,哪怕是在坚韧的城墙,在高大的城池,在巍峨的险关,也不过纸糊。

此刻士兵们尽职尽责,吹着冷风,顶着寒流,于天寒地冻中,牢牢的守卫着河套防线。

他们守卫的不止是单纯的寨墙,也不止是河套平原,而是身后的家园,和千万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