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议国号(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阳泉只当两人正在忙着什么重要事务,也就没有让文吏去请两人过来,信步来到书库,刚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宋濂清朗的声音。

“如此就多谢刘兄了,得了这批珍本典籍,又能补全不少前人遗作了!”

“宋兄不必在意,这件事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何真,只可惜此人虽有义举,却不明大势,可惜,可惜!”刘伯温的声音跟着响起。

听到“何真”二字,张阳泉心中一动,迈步走进书库中,轻轻咳了一声。

刘伯温和宋濂瞧见他进来,都吃了一惊,飞快过来见礼。

宋濂告罪道:“臣等忙于公务,不知大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张阳泉目光在书库中扫了一眼。

上次他过来时,书库中很多地方还是空的,这次过来,却发现已堆得满满当当,库中还多加了几个木柜,对宋濂的工作非常满意。

“无妨,我刚才听到你们提到何真,是怎么回事?”他走到一个木架前,随口问道。

宋濂赶忙道:“回禀大王,是这样,臣在搜集孤本之时,发现有很多珍贵的遗本流落在岭南。那何真就是岭南人,而且嗜书如命,在岭南又颇有人脉,搜集到不少遗本。”

“恰好臣与他相识,我军收复广州路后,臣向他写了好几封信,他才终于答应将这些书送过来,移交给太史局。”

张阳泉扬了扬眉,道:“他肯献书?”

宋濂走到一个书架前,指着书架道:“大王请看,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书籍,都是何真所献!”

张阳泉走过去扫了一眼,随手摸出一本封面发黄的书本,只见封面上写着“河防通议”四个大字。

张阳泉一边翻看河防通议,一边问道:“宋先生,刚才你和刘先生在说什么?我好像听到你在感谢他。”

宋濂感慨道:“这批书在运送过来的途中,就传来何真叛乱消息,兵部将这些书全部扣押!幸得刘兄出面,兵部才肯把书交还!”

张阳泉翻看书本的动作一顿,抬头问道:“宋先生,你可知何真为何叛乱吗?”

宋濂摇头道:“臣不知道。不过无论他有什么原因,既然背叛,那就应该处以极刑,绝不能姑息!”

张阳泉微微一愣,他原以为宋濂既然认识何真,又得此人献书,定会替何真求情,却不料猜错了。

他想了片刻,问道:“你既认识何真,可知他为人如何?”

刘伯温突然道:“大王,臣在处州时,倒听说过何真的事迹!”

“哦?说来听听!”

刘伯温朗声道:“此人原本在广东路,河源县担任一处盐场管勾。后来红巾起义,天下大乱,他便弃官返家,组织一帮义兵,保卫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