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火种计划(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克劳斯先生,”黄智超微笑着,指着那些眼睛里放着光的中国工程师,“我的基础设施确实简陋,但我的‘软件’,是世界顶级的。他们或许没有最新的理论知识,但他们每一个人,都用双手拆装过上千台老旧的机器。他们对钢铁的理解,刻在骨子里。”

他又指向不远处,那些由自卫军士兵和掸族青年组成的“学徒连”。他们一个个站得笔直,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敬畏。

“至于我的工人,”黄智超的语气变得深沉,“他们或许没有文化,但他们知道,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是他们和他们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他们知道,眼前这些机器,是能让他们不再挨饿、不再受人欺负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他们可以付出一切。这种学习的动力,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

克劳斯耸了耸肩,不置可否。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东方人惯用的豪言壮语。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铁砧”山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昼夜不息的熔炉。

在钱总工程师的带领下,中国的技术团队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电力不足?他们改造了水库的发电机组,并架设了独立的供电网络。地基不平?他们用最原始的杠杆和水准仪,一毫米一毫米地校对,硬是用人力将精度做到了德国标准。

而那些“学徒连”的士兵和青年,则表现出了海绵般的吸收能力和钢铁般的意志。

他们不懂德语和英语,就用最笨的办法,将每一个零件、每一个操作步骤,用汉字和掸族文字注音,死记硬背。为了记住一个复杂的仪表盘,他们可以在机器前站上一整天,不吃不喝。为了练习一个操作手感,他们可以在模拟器上重复几千次,直到手臂都抬不起来。

有一次,一台瑞士产的高精度车床在安装时,需要吊装一颗重达半吨的核心主轴。但工地上唯一的重型吊车,因为暴雨冲刷,陷进了泥里。

克劳斯摊开手,表示无能为力,建议等路面干透,至少要三天。

但钱总工和方振武商量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西方工程师都目瞪口呆的决定。

他们召集了五百名士兵,用最原始的办法,搭建起了一个由无数根木头和绳索组成的巨大“土法龙门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