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收服噬人鲨(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另外,还有一名钓鱼爱好者,意外钓到一条重5.7斤的大黄鱼,这条鱼最后被一位富豪以超过10万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更让人惊叹的是,有一位渔民率领着渔船,在东海边界线采用双船拖网的方式,一次性捕获了4900斤的大黄鱼。

这些大黄鱼根据大小被分成了不同的等级,1 - 2斤的每斤售价为1300元,2 - 3斤的每斤为2100元,而超过3斤的则为每斤2900元。

这批鱼一上岸,就被三家收购商一抢而空,总销售额高达957万,这位渔民也因此一夜之间暴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而且,这大黄鱼可不是你有钱就能随时吃到的,很多时候还要靠抢才能品尝到它的美味。

大黄鱼之所以稀有,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一些不负责任的渔民。他们毫无节制地疯狂捕捞,几乎将大黄鱼逼到了濒临灭绝的绝境。

大黄鱼曾经的价格十分低廉,甚至有时候还会被随意丢弃。

然而,这一切在捕鱼方法发生变革后,尤其是敲罟捕鱼业兴起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敲罟捕鱼法起源于明朝嘉定年间,由潮汕地区的渔民发明创造。

这种独特的捕鱼方式专门针对大黄鱼设计。

它精准地针对了石首鱼科鱼类的特定生理结构。大黄鱼属于石首鱼科,这类鱼有一个特殊的生理结构——耳石。

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渔民们不断敲击竹竿,利用竹竿震动产生的声波,对大黄鱼造成强烈的刺激。

声波的震动会使耳石受到强烈冲击,进而导致大黄鱼昏迷甚至死亡,渔民们便可以轻松地捕获大黄鱼。

54年的时候,这种高效的捕鱼方式迅速在沿海地区传播开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到了57年,在温州地区,敲罟捕鱼法引入之前,大黄鱼的年捕捞量仅仅只有5000吨。

可当这种捕鱼方式引入之后,当年的捕捞量就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飙升至超过10万吨,增幅竟然高达20倍!

这一惊人的数据,充分显示了敲罟捕鱼法的巨大威力。

而且,敲罟捕鱼法所针对的不仅仅是大黄鱼,还包括其他石首鱼科的鱼类,比如小黄鱼、黄姑鱼等。

我国石首鱼科鱼类种类繁多,多达31种。

然而,由于敲罟捕鱼法的滥用,除了大黄鱼之外,其他石首鱼科鱼类的种群数量也大量减少。

随着近代渔船的不断增大,以及产卵场的被发现,大黄鱼及其他石首鱼科鱼类在后世短短几年内,就几乎面临灭绝的危机。

尽管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甚至明确禁止使用敲罟捕鱼法,但仍有部分渔民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仍然坚持使用这一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