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沸镬之刑(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鼎中不断蒸腾着滚滚的尸油白雾,那雾气浓稠得如同实质,翻滚缭绕。

散发着刺鼻且令人作呕的恶臭,仿佛是无数冤魂的怨愤凝聚而成。

鼎身的浮雕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吴楚七国地图,山川、河流、城镇、关隘等细节清晰可辨。

仿佛将整个七国的版图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每个诸侯封地图案之中,都镶嵌着一颗颗正在缓缓溶解的儒生头颅。

那些头颅的皮肉在高温的作用下逐渐融化,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忍直视的扭曲状态。

白森森的骨头逐渐显露出来。

融化的皮肉组织与尸油相互混合,顺着鼎身缓缓滑落,在地面上汇聚成一滩滩散发着恶臭的污迹。

这座铜鼎的构造充满了神秘而恐怖的气息。

铜鼎的三足,分别铸刻着 “削藩”“平乱”“集权” 这三个古朴苍劲的篆文文。

篆文的笔画犹如古老的符文,蕴含着一种神秘的力量。

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旧清晰深刻,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政治野心与残酷斗争。

鼎耳则是景帝与晁错对视的青铜像。

景帝的眼神冷峻而深邃,透着上位者独有的威严与果决。

仿佛在俯瞰着天下众生,掌控着所有人的命运。

而晁错的眉头紧锁,目光中满是不甘与无奈。

似乎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深深的无奈与抗争,却又无法逃脱历史的洪流。

鼎腹内壁采用了一种极为残忍的活人浇筑技术,嵌入了《削藩策》的全文。

滚烫的汤汁如汹涌的暗流,不断地冲刷着这些竹简。

在高温的侵蚀下,竹简逐渐破碎,原本清晰的文字也在这无情的冲刷中变得模糊不清。

仿佛在见证着这份曾经充满雄心壮志的策论,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磨灭。

鼎底沉积着由铁盐、丹砂与骨粉混合而成的 “法家汤底”。

那汤底在鼎底翻滚涌动,冒着令人胆寒的气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这诡异的汤汁仿佛拥有着一种神秘的魔力,能够将投入其中的儒家经义迅速腐蚀成猩红的泡沫。

这些泡沫在鼎中不断地翻涌、破灭,仿佛是儒家思想在那个动荡时代的挣扎与消逝。

在鼎中的沸汤里,三十七颗头颅如被命运摆弄的棋子般沉浮着。

其中,最为完整的一颗属于齐地大儒辕固生。

这些被景帝诛杀的削藩反对者,他们的眼窝里竟然长出了《诗经》的竹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