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后记(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竟似苏门老遗后。

慕谪仙词风,

才倾气洒,一任风流。

但惜酒力稍欠,

不敢脱靴戏君侯。

叹千年不遇,天涯一叶悲秋。”

— — — — — — — — — — —

大学阶段大一坚持看各种名着,当时想学俞敏洪大学读完100本书,最后十本都没读完吧(指文学书,专业课和高等数学、概率论等除外)。大学期间最后一本读的书是《复活》,但后来跟文学渐行渐远吧。

读的都是较为通俗化的文学,后来就学C语言、Java(Mybatis、SPring、Springboot),Python。但都学的半桶水,最后还是没有走上程序员的道路。

大四就开始考研,读研阶段各种做实验,写论文。AI大爆发那年,各种gpt衍生工具出来,文生视频,让我感觉我做的就是小作坊式科研(学校一般),能搞得过人家国际大公司?有标签的监督学习无疑只是深度学习的冰山一角,无标签的无监督学习才是深度学习的未来。最近我们搞出来的DeepSeek的大语言模型,看上去还是很牛的。

感谢各位读者一路支持,这是第一次写书,拖延症,能坚持地写了这么久,挺佩服自己的。

有些错误感谢各位读者的指出,比如五路攻侵战没有不是辽东司马昭没有那么早封侯,这是当时的一处错误,也意识到了这点,但可能是忘记改了。还有刘禅应该喊诸葛亮“相父”,等等。

还有一些错误,就是引用,比如六国论中一些引用,这我想说,请读者不必太苛刻。这只是为了表达意思而已,没必要太过钻牛角尖。

当然,还有最被大家诟病的就是,没有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方法。不过,也有一小部分读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