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万事开头难(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更何况水泥粉质细腻,涂抹于表面是光滑的,而混凝土则是定型用的很粗糙,表面要是不经过打磨就不太好看。

所以就眼下的材料来看,也就能做出混凝土这样的,盖房子修城墙一点问题没有,要是想要砌成溜光的墙面路面,那还是需要徐焕多多研究的。

徐焕记得老师说过,别看古代科技不发达,但是古代匠人十分聪明,他们利用煅烧贝壳制造出的石灰粉不仅含有水泥需要的氧化钙,里面还含有甲壳素和微量的氨基酸以及多糖。

配合着石灰粉使用就可以延缓混凝土在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快速凝结这一缺点。而且还能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同时甲壳素有抑菌的作用,可以防止墙面发霉。

后来又有匠人发现城墙时间久了容易掉块,于是便想到了要增加混凝土的粘性于是就加了糯米汤,秦朝时期的长城便是最好的例子,只不过有点费粮食,基本不提倡。

再后来又有匠人发现混凝土容易返碱,加了桐油之后得以改善。

徐焕就是结合这些信息准备先做这种古代的混凝土,之后她再慢慢研究怎样才能将各种材料按比例混合到一起,不用去现场调配那么麻烦,最好连沙子黏土都给添加好,加水就能直接用,而且细腻光滑,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水泥。

但是眼下徐焕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比例是如何,需要多做实验去验证。

那么这十个老兵来的就正好,一个人一天最少能做出来五组配比数据,十个人就是五十组数据,按这样算,估计有十天左右就应该能从中找到合适的比例数据。

大伯徐山经过徐焕的一番讲解之后就明白了,“大侄女你说的这不就是三合土嘛,我还看过人家盖房子往里面加骨粉加猪血的呐,感觉挺吓人,也不知是何道理。

不过没听说有加贝壳的,也不像你说的铲一铲,稀溜溜的那种。

我帮着盖房子的那家请了一个大师傅配料,我们是小工,看不见他放了多少东西,但是我看到最后确实是泼上一盆糯米汤。

然后我们小工就赶紧用手就着米汤去团捏那三合土,捏得不粘手成团了,就赶紧用,动作慢了不行,这材料干的很快,而且泥团太干不行太湿也不行。

那房子也就是有钱人盖吧,费了不少的粮食,就那石灰粉都浪费老多了。”

徐焕这才知道,原来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她这回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百姓家的房子都是土坯房或者外边糊上一层黄泥的木头房子,原来古代的混凝土这么费劲费钱呀!

难怪说秦始皇修长城是劳民伤财的暴政,那得用多少糯米呀?!工人一不留神就得浪费一些,那不就得挨揍嘛?!难怪难怪,不穿越根本不知道这些事。

徐山摆弄着材料,拿起细眼儿的渔网问:“大侄女,这是干什么用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