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卢军少帅王师范:最后一位忠于大唐的节度使(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01】少年节帅,临危不乱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十月,平卢节度使王敬武薨,军中拥立他十六岁的儿子王师范暂代节度使。
平卢节度使也称淄青节度使,昭宗时辖淄(山东淄博市淄川区)、青(山东青州市)、齐(山东济南)、登(山东烟台蓬莱区)、莱(山东莱州市)、棣(山东滨州阳信县)六州。
当时的山东除平卢军镇外,还有天平军(辖郓、曹、濮三州,治所郓州,今山东荷泽郓城)、泰宁军(辖沂、海、衮、密四州,治衮州,即山东济宁市衮州区)两镇,分由朱瑄、朱瑾兄弟执掌。
因黄巢起义刚刚结束,山东三镇暂时处于权力真空状态。宣武节度使朱全忠虽早盯上了这块肥肉,因正与武宁军(治江苏徐州)时溥交锋无暇顾及。
中、晚唐时期的藩镇节度使通常是终身制,老节度使死后由朝廷重新任命,或由军中推荐人选担任。因此,这个时期通常也是藩镇相对混乱、力量较为薄弱之时。
平卢所辖六州都是膏腴之地,朝廷当然也想自己控制,于是委派崔安潜为平卢节度使,前往赴任。
崔安潜曾以忠武军统帅身份镇压过王仙芝起义,主政西川期间对抗过南诏入侵,是个经历丰富、颇有韬略的能臣。
恰好棣州刺史张蟾瞧不起王师范这个半大小子,拒不接受王师范指挥,邀请崔安潜到棣州共同讨伐王师范。
大顺二年(891年)二月,王师范派都指挥使卢弘,率军攻讨不听招呼的张蟾。
谁知卢弘走到半路却掉头回来进攻王师范,王师范派人携重金迎接卢弘,对卢弘说:“卢将军,我王师范不过是个幼稚蒙童,确实配不上节度使这一位置。我愿避位让贤,只求您能秉仁义之心,饶我性命。”
卢弘觉得王师范年少,且自己又兵权在手,误以为王师范怕了,没起任何疑心。只是他没料到王师范年龄虽小,却很有主见,不过是用计向他示弱而已。
淄青小校刘鄩骁勇善战却怀才不遇,王师范对他早有了解,私下找他说:“你如能杀了卢弘,我就让你当大将。”
卢弘进城后,王师范暗伏甲兵,设宴盛情款待。酒酣耳热之际,刘鄩突然闯入,杀死了卢弘及他的数名同党。
王师范遂在刘鄩协助下,重赏有功人员,迅速稳住了局势。之后,又亲自统军攻陷棣州,生擒张蟾将其斩首示众。崔安潜独木难支,只得逃回京城。
风波过后,王师范兑现承诺,破格提拔刘鄩为平卢马步兵副统帅。朝廷只能接受现实,任命王师范为平卢节度使。
王师范虽出自武将家庭,却酷爱读书,且为人和善低调,很得人心。但凡他居住的益都县(山东青州市)有新县令到任,他都会亲自准备仪仗前往拜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