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瑜篇·一 阁中帝子今何在(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泰元年冬,我尚在京城休养。
多年前,先帝将秦王府赐给我作宅子时,这里还是衰草枯杨,蛛网丛生,二十余年来经过我的精心打理,它又重新恢复了故人在时的旧貌,漫步其中,仿佛还能看见当年少长咸集、临水赋诗的春日盛景。
先帝驾崩一年以来,我常窝在家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新帝已经能将政务处理得十分娴熟,根本不需要我这个托孤大臣,我也乐的自然,只盼着廊下的冰棱早日融化,国孝之后,就辞官养老,游山玩水。
一日夜半,明月高悬,清冷的银辉洒满覆雪的庭院,将枝桠的疏影清晰地印在窗纸上。我正于庭下煮酒赏雪,挑灯看书,好不惬意,谁知小仆疾步而至,称有贵客来访。
我不悦,是谁竟敢半夜造访当朝平阳侯兼太傅的府邸?正欲起身,那人已从廊下绕了过来,月光勾勒出一个挺拔而略显单薄的身影,斗篷上还沾着未及抖落的雪屑。
“陛下?”
我微微一怔。
“老师不必客气,随意些便是。”
十几岁的少年帝王倒是毫不客气,仿佛这是在自己家中一般,径直坐到了我的身边,与他父亲的性情真是大相径庭。
也是,自幼在民间长大,民风淳朴也是应该的。
我是先帝留给他的托孤大臣,他此刻深夜前来,想必是有什么要紧事,我担忧地询问道。
“没什么大事,”少年帝王自顾自地为自己斟上一盏酒,琥珀色的液体在白玉杯中微微荡漾,暖了暖身子,方畅快说道,“这几日朕重读大晟史册,发现有许多不解之处,故想请老师为朕解惑一二。”
我也习惯了他这副模样,放下书册,炉火的光芒在他年轻的脸上跳跃,简短道,“什么?”
“朕发现,这史书总是寥寥几语就写尽了一件事,不问前因后果,甚至有些地方逻辑还不通,读起来甚是费劲。听闻老师在皇祖父一朝致力于编撰史册、整理遗迹,所以,我特地来请教老师,问问其中的春秋笔法。”
我缓缓饮下一口热酒,徐徐道,“何处不懂?说来听听。”
“就比如,”少年皇帝暗暗抬眸瞟了我一眼,那目光在跳跃的炉火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也格外幽深,“政和二十四年,秦王于神武门之变中逼宫战败,被贬庶人赐死,这是板上钉钉的大罪,为何先帝登基之初,就以大赦天下的名义宽赦了秦王,甚至还将其重新追封?史书上亦无记载平反昭雪之缘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